HL7 v2.8 資料型態詳解

2.A.13 CWE – coded with exceptions

欄位清單

SEQ LEN C.LEN DT OPT TBL# 英文名稱 中文名稱
1 20= ST O Identifier 辨識碼
2 199# ST O Text 文字內容
3 1..12 ID C 0396 Name of Coding System 編碼系統名稱
4 20= ST O Alternate Identifier 替代辨識碼
5 199# ST O Alternate Text 替代文字內容
6 1..12 ID C 0396 Name of Alternate Coding System 替代編碼系統名稱
7 10= ST C Coding System Version ID 編碼系統版次代碼
8 10= ST O Alternate Coding System Version ID 替代編碼系統版次代碼
9 199# ST O Original Text 原始文字
10 20= ST O Second Alternate Identifier 第二替代辨識碼
11 199# ST O Second Alternate Text 第二替代文字內容
12 1..12 ID C 0396 Name of Second Alternate Coding System 第二替代編碼系統名稱
13 10= ST O Second Alternate Coding System Version ID 第二編碼系統版次代碼
14 199= ST C Coding System OID 編碼系統OID
15 199= ST O Value Set OID 內容值集OID
16 8= DTM C Value Set Version ID 內容值集版次代碼
17 199= ST C Alternate Coding System OID 替代編碼系統OID
18 199= ST O Alternate Value Set OID 替代內容值集OID
19 8= DTM C Alternate Value Set Version ID 替代內容值集版次代碼
20 199= ST C Second Alternate Coding System OID 第二替代編碼系統OID
21 199= ST O Second Alternate Value Set OID 第二替代內容值集OID
22 8= DTM C Second Alternate Value Set Version ID 第二替代內容值集版次代碼


整體說明

  • 非常重要之資料型態。定義某資料是源自於什麼編碼系統。
  • 使用CWE者,表示此編碼系統可以有例外的資料內容出現。也就是說,除編碼系統所提供之辨識碼外,使用者也可以自行加入其他的辨識碼。
  • 應與CNE共同比較差異性。

    相容性說明

    欄位說明

  • CNE相同,請參考之。

    範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