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L7 v2.8 資料型態詳解

2.A.14 CX - extended composite ID with check digit

欄位清單

SEQ LEN C.LEN DT OPT TBL# 英文名稱 中文名稱
1 15= ST R ID Number 辨識號碼
2 4= ST O Identifier Check Digit 檢查碼
3 3..3 ID O 0061 Check Digit Scheme 檢查碼方法
4 HD C 0363 Assigning Authority 授權者
5 2..5 ID R 0203 Identifier Type Code 辨識碼類別
6 HD O Assigning Facility 授權機構
7 DT O Effective Date 有效日期
8 DT O Expiration Date 失效日期
9 CWE C Assigning Jurisdiction 指派管轄機構
10 CWE C Assigning Agency or Department 指派單位部門
11 4= ST O Security Check 安全檢查
12 3..3 ID O 0904 Security Check Scheme 安全檢查方法


整體說明

  • 本資料型態的主要目的是攜帶一個可以被驗證檢查的辨識碼(主鍵值—。例如,身分證號、病歷號等。
  • 除了辨識碼本身的資料外,也可以攜帶認證、檢查此驗證碼的相關資訊。

相容性說明

欄位說明

  • CX.1 ID (ST, R)
    • 辨識碼資料。
    • 一般在資料表中都會是主鍵值。
  • CX.2 Identifier Check Digit (ST, O)
    • 最好辨識碼都能夠被檢核。
    • 若有,提供檢查碼,確保交換過程中不會造成錯誤。
  • CX.3 Check Digit Scheme (ID, O, 0061)
    • 針對CX.2檢查碼的產生方式,也就是檢核方式。
    • 產生/檢核的方式,需參照 HL7 Table 0061 - Check Digit Scheme
    • 在標準書中有提供餘除11演算法的範例。
  • CX.4 Assigning Authority (HD, C, 0363)
    • 指派來源的系統名稱。有可能是組織、代理機構或部門。
    • 這個需是唯一值。一般建議採用OID。
    • 建議參照 User-defined Table 0363 - Assigning Authority。此為使用者定義參照表。一般在實務上,就是先把參與交換環境下的各單位先建立此參照表。
  • CX.5 Identifier Type Code (ID, R, 0203)
  • CX.6 Assigning Facility (HD, O)
  • CX.7 Effective Date (DT, O)
  • CX.8 Expiration Date (DT, O)
  • CX.9 Assigning Jurisdiction (CWE, C)
  • CX.10 Assigning Agency or Department (CWE, C)
  • CX.11 Security Check (ST, O)
  • CX.12 Security Check Scheme (ID, O, 0904)

範例

|1234567^4^M11^ADT01^MR^University Hospital|